夜幕降臨,街頭廣場。攝影人撐起銀幕,架起幻燈機,一張張精彩的照片隨著優(yōu)美的音樂映入觀眾眼簾。想想這樣的場景,是不是很有意思?近日,“中國攝影在線”主辦的《視•界》“放映分享匯”首播啟動,使“放攝影”像放電影那樣走近大眾,值得期待。
據(jù)報道,“放映分享會”將國內外攝影精品通過新媒體平臺征集篩選后,再以流媒體這一便捷、迅速、廣泛的傳播形式呈現(xiàn)與分享,推動國內外攝影精品進入社區(qū),讓更多的人認識攝影藝術,領會攝影魅力,提升審美水平。文化廣場、社區(qū)文化場館、社團俱樂部、以及愿意為員工提供文化分享的任何機構,只需具備電子屏、投影、大屏電視,就可加入這個行動。
其實,“放攝影”并不新鮮。從手動幻燈機播放反轉片,到如今把照片連貫起來做成短片播放,“放攝影”一直是攝影交流研討活動的一種方式。而且,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也有類似的攝影專題頻道及專欄可以點擊播放。但是,讓“放攝影”成為一種多媒體文化產品,走出研討會,走出小屏幕,走向更廣闊的公共空間,卻是件一舉多得的新鮮事。
在公共空間放映攝影作品,對于攝影人來說是一種成本低、效果好的展示途徑。攝影人都希望作品能結集出書、辦展,被更多人認可、欣賞??墒牵龅淖髌芳u不了多少本。而費盡心力辦個攝影展,又往往開幕式即是閉幕式,觀者了了?!胺艛z影”方式因放映設備、制作過程等投入不大,可以廣泛復制,使照片獲得新的生機。通過向大眾放映,可以有效提升照片“收看率”,擴大攝影人知名度、親和度。還可以促進攝影創(chuàng)作,使作品更加精美,專題性創(chuàng)作更加深入。
通過銀幕、大屏幕“放攝影”,對于渴望多元文化消費的大眾來說,無疑多了一個攝影文化體驗和學習的方式。如今,城鄉(xiāng)公共文化空間布點越來越充分,機關、學校、工廠、軍營、村居都有電子屏、投影設備、大屏電視等設備,為“放攝影”提供了良好的條件。在銀幕上、大屏幕上觀看攝影作品,不同于手機、電腦上的觀看體驗,可以進一步豐富大眾文化生活。播放攝影作品時,攝影人可以現(xiàn)場分享每張照片拍攝過程,與觀眾互動交流。大眾通過零距離感受攝影人的藝術人生和藝術創(chuàng)作,更加有效地學習攝影藝術。
據(jù)主辦方說,“放映分享會”作品僅供公益播放,不得用于商業(yè)用途。其實,在與放映場所的分享中,還可以搭載播放社會公益宣傳內容。不僅體現(xiàn)攝影人的文化創(chuàng)新意識,還能充分彰顯攝影人的社會責任感。文章作者:宋心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