鮑昆對孟燕文章的點評 在風面工作坊中,學員們希望我推薦一些閱讀書目,以便幫助大家提高攝影思維的多重維度。我推薦的書中有文學方面的一些書,沒想到湖南孟燕女士不但閱讀了,而且很認真地寫了一篇關于小說《腹地》的讀后感。她給我發(fā)來,我讀后覺得非常好,并轉給《腹地》作者王林先生的大公子王端陽先生。王端陽先生也覺寫得非常好,并發(fā)在他的公號上?,F(xiàn)轉發(fā)。攝影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媒介,但也因為簡單,造成這個媒介的復雜性,就是它涵蓋的表達,幾乎覆蓋了攝影表達者對歷史與現(xiàn)實的各種理解。所以,有豐富的內心,才會有豐富深厚的表達,攝影者掌握的知識和知識背后的人文態(tài)度,才是攝影作品能否成功的關鍵。孟燕女士這幾年一直在積極學習,豐富自己,祝愿她在閱讀與觀看和創(chuàng)作上不斷進步。 2019.2.11 我也說兩句 2月6日,也就是大年初二,鮑昆給我發(fā)來一篇讀《腹地》的文章,是一位學員寫的。我看后覺得很有意思,只是覺得似乎沒寫完,便給鮑昆回信,希望作者寫完,如同意,可發(fā)在我的公眾號上。 很快得到回復,作者確實因做其它作業(yè)就放下了,最后表示“好吧,我改改吧。壓力來了啊。天??!” 我一聽也緊張了,馬上回復:文章的優(yōu)點就是新鮮感,第一感覺??刹荒軄y改,改成四平八穩(wěn)的論文就完了。我覺得前面挺好,按原思路繼續(xù)完成就行了。也不要有什么壓力。不要當成什么論文答辯,就是自己的第一感覺。請轉作者。 鮑昆也很贊成,叫她“別改了,處理下錯誤即可”。這時我才知道作者是位女士。 2月11日,收到原稿,只改了一個字,冀中的冀,誤寫成集,格式上做了些調整,便發(fā)在我的公眾號、博客和微博上。 沒想到點擊量很大,今天早上公眾號已達1583,贊40,留言9。這對純學術文章來說還是比較大的。而且點贊的包括一些學者、評論家,作家,甚至文學院的院長。 對文章我就不細評了,其中一段對我觸動最大,這是過去許多學者沒有涉及的,即語言。我先錄入孟燕女士的一段評論: 還有《腹地》中人物細節(jié)的描寫,如:“看人的時候愛挺脖子”;如:“腮幫子上的肉一筋攣,突然扭身走了?!钡鹊?。前幾天,看余華的《活著》,書中這樣描寫福貴:“臉上的皺紋歡樂的游動著”;不知怎么,突然想起王林《腹地》這段文字:(范世榮)“臉上的斜紋已經(jīng)折疊起來,腦門上的橫紋也在游動”,我就莫名其妙的、毫無道理的揣測:余華是不是曾經(jīng)也看過《腹地》? 去年底我重讀《腹地》,在語言上我特別有感觸,我覺得我父親的語言確實很土,可以說是“土的掉渣”,不像某些冀中作家那樣“優(yōu)美”,而且還被某些評論家認為是“自然主義”,但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冀中老百姓的語言,是原生態(tài)的語言。我原準備寫一篇文章的,后因寫別的東西沒來得及。我也真沒與當代著名作家進行過比較,想都沒想。真要感謝孟燕女士的比對,很有點意思,至少是開了一點思路。 別的就不多談了。 也要感謝好友鮑昆,轉來這么好的文章。 王端陽 2019年2月13日 |